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大摩宏观策略谈:2025中美变局展望
2024年心理咨询师报名通道开启!可考心理证书,无需辞职,名额有限,11月30日截止报名!!!
穿了跟没穿一样,胸型赞到爆!天然乳胶,性感到让男人腿软!
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检方回应
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检方回应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为什么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李强好书伴读
2020-03-18
我们为什么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文:萧功秦 编:
kuange
、
李强
我曾看过一集电视访谈节目《亲情》,说的是一个湖南成绩优良的高中生,性格内向,喜欢哲学而不愿听从家长的意旨去考大学建筑系,他放弃了考到一半的高考。
回家后,家长、老师、同学,甚至心理医生都说他有精神病,离家出走后,至今未归。母亲在电视上述说着自己对儿子的思念,希望这位失踪的儿子能与她联系,并保证再也不会干预儿子以后的生活选择。
这一事件确实发人深思,这个孩子周围人的价值观是如此的一元化,他们无法理解:这个学生成绩那么好,放掉大学不考,不是精神病是什么?这种一元价值观,在过去那个极端时期如此,在世俗化的今天同样是如此,凡是与主流不吻合的价值态度,就会被视为异类。
可以说当下读哲学的人中,像那位高中生一样具有哲学家禀赋的人又有多少?对这个孩子的排斥,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创造力不发达,为什么我们社会缺乏人文科学的人才,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没有丰富的色彩。
▌单一的物质追求,消解多元价值观
很多年以前,我在南京大学读研究生时,认识一位研究中国历史的美国留学生,她现在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一所不太有名的大学任教。她希望能提早退休,这样就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自由地研究中国文化与历史。
这种把学术视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价值追求的生活态度,在美国并非少见。在美国大学里,人文学科的助理教职的收入并不那么有吸引力,然而往往会有数十个博士或博士后宁愿不去赚大钱,
也要应聘这一职位,导致竞争异常激烈。
既然获得一个大学文科教职是如此困难,为什么在美国还是会有那么多人选择去读文科学位呢?
我的一位美国朋友告诉我,这是因为他们确实有志于哲学、历史、文学与艺术专业,确实以此种学科当作为自己由衷的爱好,他们才会做出这种选择。
反观当下很多国人,价值追求却很单一化、同质化,对此,我体会很深。
记得有一天晚上,我的自行车坏了,正在车摊修车时,放在车架上的一本《西方哲学史》的书名给一位路旁休息的中年人看到了,他好像是突然发现外星人似的惊讶地看着我,并自言自语地说:“哈!哲学!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居然还有人在读哲学!”
这件事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这位市民周围确实长期以来没有人对于纯粹属于人文领域的事物有兴趣;二是,他非常自然地认为,所有的人追求的价值都一样,他无法理解别人追求不同的价值是合理的、自然的。
这个中年人的表现是他人生态度的一种最自然的反应。我想以此来说明,
中国人的人生价值,相当普遍地存在着一元化、板块化、同质化的现象,价值观分化程度很低。
再有一个例子是,我曾在旧金山硅谷参加了一个中国新侨民举办的家庭聚会。我满以为这些旅居海外的朋友会问及有关中国的一些话题。然而在整个聚会中,人们谈的只是各自如何赚钱,刚买不久的房子又涨价了,附近什么地方的托儿所最便宜,等等。
人们几乎完全没有想到问问自己的故乡有什么新鲜有趣的事情,中国有什么变化,中国有什么问题,未来会怎么样。
我对此十分感叹,询问带我参加聚会的朋友,这是为什么,我的朋友一时也回答不上来,只是说,“这里大多数中国人圈子谈的都是这些。不谈这些他们还有什么可谈的?”
▌缺乏信仰,注重务实而少幻想
为什么会这样?是由于中国人的国民性中缺乏超越性的价值追求?是由于中国文化中有问题?还是是一时的、过渡性的现象?
有人说,这是由于中国人长期以来太穷了,穷怕了。所以会以十倍的努力来追求自己从来没有真正享有过的东西。因为人毕竟是有欲求的动物。
我曾与我的一位中学老师谈过这个问题,他引用杰克·伦敦的小说情节来说明:当一个落水者在海水中被救起时,这个被救者会不自觉地把船上的水与食品偷偷藏到怀里去。因为他在海水中实在渴怕了。
这位老师认为,我们国家富了以后,一切都会变的,人们的追求会多元化的。
但这种解释却不能说明,为什么那些已经相当富裕的海外中国新侨民中产阶层仍然如此强烈地追求实惠,在他们身上,似乎丝毫看不出有什么新的价值观出现的迹象。
有人说这与中国文化中缺乏宗教因素有关,这样的解释也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宗教对来世,对超越性的彼岸世界的追求与信仰,往往能培育人们超越功利的价值观。
中国人与其他民族相比,宗教心理确实是相对淡漠的。佛教并不是中国的国教,本土的道教与其他宗教相比其实也相当功利化,自古以来,包括历史代帝王在内的相当多人们信此教的目的,也只是追求现世的长生,对来世与彼岸世界并没有兴趣。
在中国,
人们即使信佛,也往往是怀着某种相当具体的功利的目的来求神拜佛的
。一个结婚几年没有生儿子的中国人去观世音象前烧几柱香,与其说是出于对超然世界的追求,不如说是一种对神灵的贿赂,
体现的恰恰是最功利的态度
。
一个缺乏彼岸观念的国度里,讲求实惠,注重于现世的生活,务实而少幻想,便成为我们中国人的民族性品格。如今又处于一个商品世俗化成为潮流的时代,那么,走向全民性的物质财富的追求也就自然而然了。
▌儒家思想中对精神与物质追求的平衡
有人说,中国人的价值同质化与大一统的儒家价值有关,因为儒家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例如与伊斯兰文化、东正教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缺少宗教作为自己的形而上的存在基础。儒家缺乏强烈的宗教情怀,缺乏超越功利的价值。深受儒家影响的中国文明,因而与其他文明相比,无疑是一种世俗化程度最高的文化。
然而,当我们追溯到孔子的思想,却会发现孔子恰恰是一个具有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的人。
孔子本人是有强烈的超越功利的价值追求的,例如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在儒家先贤那里,对形而上的天道信仰与追求是相当执着而且强烈的。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个像颜回那样的有精神信仰的君子,会生活得相当充实并具有人格力量。
孔子从来对超功利的艺术与精神领域的追求看得远比物质上的收获更重要,他说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他还意识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他看来,贵在自得之乐,一个人的追求才具有真正的动力。
他对音乐的热爱可以使他“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在《论语》中,人们可以找到这方面的许多言论。
另一方面,孔子对“道”的追求又并没有使他成为禁欲主义者,他从来没有单纯地拒绝过物质上的享受。他并没有像后世的佛教徒那样,一般意义上反对“富且贵”。他只是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主张在现世生活中,在追求崇高的超越性的“道”同时,仍然保持着一种有节制的世俗物质生活。这是一种相当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既有精神追求又有物质享受的人生图画。
一个以原典意义上的儒家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础的君子,他希求的是在精神与物质方面达到的平衡和谐状态。
▌传统士绅的精神高度
这使我想到了我的祖父。直到六十代年初期过世,可以说他属于中国最后一代的受儒家影响的老式读书人。
根据家人的回忆与我小时候对他的依稀的记忆,他是一个乐天的老人,自命为“谑翁”,喜欢喝酒,喝得过量也会发酒疯,对人非常善良。
读书甚勤,拥有万卷藏书,购书成为生活中最大的爱好。每次发薪水就用来购书,购书之后往往是身无半文。反过来还要向子孙辈“借钱”。吃的则基本上是粗茶淡饭。高兴时会眼泪纵橫。
对子女又非常宽容,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就鼓励自己的女儿(即我的姑妈)去读易卜生的《傀儡家庭》,去追求自由恋爱,他从来不以自己的意志要求他人。朋友很多,见到别人有难总会尽力相助。
记得我小时候,哥哥笑话祖父填写表格时把“宗教信仰”一栏填写为“信仰儒教”,哥哥说,“儒家怎么能算是宗教呢!”现在想来,祖父正是在精神上最接近于孔子原本意义上的那种儒者了。
他对他所理解的“道”的诚挚信仰,与对现世生活的热爱、对现世价值的享受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并达到和谐的地步。他从来没有压抑自己的个性,用“发舒”这两个字来形容这位谑翁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他的这种自由舒展的个性与他的人生意义的追求结合到一起,形成一种乐天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态度的意义就在于,
对天道的尊崇,使一个人可以摆脱那种单纯的物质金钱的追求,而对现世人生的热爱与乐天的态度,又使人不至于变成“道”的殉葬者而不自知。
我想,
这种和谐的生活,可以产生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人格,一种不是刻意包裹与修饰自己,以迎合世俗生活的人生风格。
一种有着丰富的精神追求的,达到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生境界。
可惜这一种类型的儒者与我们之间已经出现无法接合的断层。
巴金《家》里的那个士绅老家长的形象,实际上是被高度符号化了,自“五·四”以来,几乎就成为中国旧家长制度的象征。其实,中国士绅阶层本身在在外部文化的冲击下也处于转化过程中,分化出不同的类型。士绅中的专制家长当然不在少数,但并不是没有其他类型。
可惜的是,这种自然的转化由于种种因素而在中国没有实现。
二十世纪以来,士绅文化终于彻底消亡了。
▌多元生活态度帮助我们超越功利
在当今时代,一个没有被超越性的宗教终极关怀浸润的民族,一个缺乏精神自主性价值的民族,一个长期受僵化甚至异化了的制度与律则支配,而并不理解自由主体性的民族,在市场化、电视文化的影响下,从意识形态的教义中脱逸出来的思想解放的冲动消失以后,只能
导致人文精神的缺乏,对超然的、超越功利的审美追求的缺乏,务实的传统品格传承下来,也只有逐利一途。
其实,我们现代中国人中并不是没有特立独行的榜样,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总有一些超越性价值的因子,只是我们没有去发掘它们。
我们历史中有过屈原的浩渺无涯的想象力,有过
《史记》
中的豫让那种充满悲剧性格的俠义英雄,有过竹林七贤的真潇洒,有过李白的真浪漫。只是这些文化因子在宋元以后逐渐消失了,消失在金榜题名与洞房花烛的世俗追求之中了,或者逐渐处于休眠状态。
我们当代很多人至少在理论上对价值多元化还是肯定的,但这也许主要还是受惠于西方文化中的那些“超越性价值”的影响与启发,而不是来源于对自己文化中被我们已经遗忘了的文化基因的回归。
希腊文化
中的普罗米修斯,“无止境的追求”的浮士德精神,爱因斯坦推崇的热情与好奇心,约翰·克利斯朵夫式的英雄主义,美国小说中的海鸥乔纳森·利文斯顿,对“飞得尽善尽美就是天堂”的那种人生理解......都曾在不同时期给我们中国知识分子以超越功利的审美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人生启示。
中国人什么都不缺,智慧、毅力、勤勉、奋发、这些东西都有,缺少的就是一种对人生的浪漫态度。如果我们能从原典儒家的思想精华中汲取更多的养份,并把它与我们从西方文明中撷取的超功利的价值精华结合起来。我们也许可望获得一种更为丰富、更富有激情、更具有色彩的生活。
事实上,有没有这种多元化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有没有对生活本身的富于诗情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丰度与深度,决定这个民族对人类的文明是否能提供更多的具有原创性的东西
,
决定我们的生命有没有一种立体感
。
一个终日在手机和电脑旁的看“会动的图画”的两脚动物是不会有原创性的。
我们的社会
缺少特立独行之人
,很多人要么如萧功秦老师所说,用力追求此岸的现世回报;要么就是标新立异,为反叛而反叛,其实还是以此为噱头获得物质利益。
但是仍然有一人,他的言行独立于主流社会,思考超脱现实底色,他以深沉、丰厚的态度和思想,成为特立独行的精神符号。他就是王小波。
从经历来看,王小波路数明显不同于他同时代的人。在狂热和向往崇高的年代,他拒绝唱高调;在大家钻头觅缝赚钱的时候,他又积极反思,以笔为刀,割开光鲜商业理想的面皮,呈现出内里那些被遗忘的、陈腐的、丑陋的现实问题。而且他思考的很多问题,时至今日仍然高居社会热议榜头。
从文风来看,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先生曾言:“王
小波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异数”。
他没法被分门别类归为某种主义或者某种派别,也很难看清他的文字传承了怎样的脉络
。
“大毒舌”王尔德有过一个评判标准:文学没有什么这流派那流派,只有两派,一派是写得好的,一派是写得糟的。王小波的作品就是“写得好”的一派,历经时间考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先知书店诚意推荐王小波作品全集(纪念版)。这是王小波遗孀李银河唯一授权并亲自勘校,迄今为止王小波最全的作品集,也是他所有作品的最终定本。
阅读王小波,探寻一个特立独行之人的精神内核。
识图扫码,一键收藏。
注:
本文转载自爱思想·萧功秦老师专栏,原文近8000字,编辑需要,删改至5000字,最后一部分为编辑所加,如有纰漏,敬请指正。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有思想的人,因清醒而注定孤独
许纪霖:重温王小波让我们清醒很多
王小波:有些崇高比堕落还要坏
王小波:人、驴与中国文化
王小波:没有思想,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视频)
秦晖老师的正面与侧面
加缪:如何面对毫无意义的世界?(视频)
学识、见识、胆识:陈寅恪的三重境界
维特根斯坦:没有人能代替你思考,除了你自己
德鲁克:信仰要经历绝望
天才分两种:一种是他,一种是其他
郑也夫:为何大部分中国学者的作品无趣?
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被遗忘的智慧——罗素(视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